业务1: | 业务2: | 业务3: |
68家知名药企业绩大盘点:中药、化药前途晦暗 发布时间: 2020/5/25 9:56:22 被阅览数: 4825 次 来源:中国医药联盟 作者:中国医药联盟 |
为大家简单分析一下2015年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年中业绩情况,2015年上半年,医药行业整体增速是下滑的。而生物医药类(包括生物检测)、医疗器械类、医疗服务类几乎全部预增,这三类企业的快速发展,说明我国医药产业在政策支撑下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整个行业向技术提升方向发展趋势明显,下面我们来看下详情。
据统计,截至6月30日,沪深两市已有1049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中报业绩预告。其中,有668家公司中报预喜,占比达63.7%。从已公布中报预告公司的行业分布来看,传媒(84%)、医药生物 (80.28%)和交通运输(80%)等三行业占比居前。
医药生物排名第二,截至7月1日,已有65家医药企业进行了年中报业绩预告,其中54家利润预增,占比达80.28%,
这一方面说明医药行业的刚性市场需求是相对稳定的,有较大的投资价值,另一方面,医药行业进行结构性调整的预期超过既往,业绩良好的药企成功进行了转型升级。
2015年上半年,医药行业整体增速是下滑的,主要是招标年份、限抗令推行和药占比等政策的影响。
观察54家利润预增的药企,基本都是业绩型或者并购型药企,以实业经营为主,不以讲故事为主,有一些是自身在转型过程获得了成功,比如海翔药业就是转型获得了成功。
而那些产品品类没有独特性的普药企业、讲故事玩概念的药企或者市场应对能力弱化的药企估计业绩不会太好。
笔者史立臣认为医药行业现在马太效应已经显现,具有创新性、研发能力强、积极成功转型、资源掌控能力强等类型的药企有很大的发展机遇。
而多数药企战略没目标、管理混乱、缺乏创新能力、市场应对能力差,这类企业会逐步被弱化。
三类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此次预披露的年中报业绩中,生物医药类(包括生物检测)、医疗器械类、医疗服务类几乎全部预增。
这三类企业的快速发展,说明我国医药产业在政策支撑下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整个行业向技术提升方向发展趋势明显。
一般,生物医药类药企属于创新型企业,这类药企基本处于创业发展阶段,研发能力较好,有较好的业绩增长预期。
医疗器械类企业由于国家政策支持正处于上升期,医疗服务类企业是医改政策和国家大健康发展下产物,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生产和研发水平处于低位,多小散乱差现象突出,行业噬待进行集中、升级和优化,这给质地相对较好的医疗器械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由于基层医疗市场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改革推进,政府在基层医疗市场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政策,使得国内的医疗器械企业占领了先机,国家政策已经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预留了很大的市场空间。
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提出,将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力争到2020年总规模达到8万亿以上。大力发展医疗服务。提倡多元化办医,除政府办医外,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大力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放宽外资准入条件,并推进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政策平等。
国务院的《意见》给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业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目前进入医疗服务业的企业较多,正在享受政策利好。
同时,随着国家对一万多家县级医院的改造和对城市公立医院的改革推进,医疗市场的机构会发生巨大的结构性变化,这也给目前在医疗服务业的企业和尚未进入医疗服务业的企业巨大的发展商机。
投资医疗服务业的企业目前以非医疗机构为主,这些企业有着较好的企业管理能力和管理经验,但其由于自身和政策限制,扩张能力、医疗行业的管理经验、经营科目的选择还都存在盲区,这也是医疗服务行业发展初始阶段正常现象,也说明医疗服务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药和化药未来境况如何?
中药行业由于上半年银杏叶事件、中药材质量频发事件等影响,整个中药行业处于整顿期,违规的生产经营行为大多数被叫停,所以整顿期内中药行业肯定减速发展。
中药方面,中药企业必须审视自身的发展历程,通过偷工减料、购买不合格原料、修改生产工艺等违规的经营获取利益的行为已经成为发展的阻碍,重视质量,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强化中药制剂的研发,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才是发展的根本。
化药企业则由于污染治理、招标降价、原料药成本上升等因素导致利润下滑,而且这种下滑态势还会持续。
化药方面,剥离污染大的产品,强化优势产品,提升规模化产品的竞争能力可能成为发展的前提。
总结:
2015年下半年生物医药类(包括生物检测)、医疗器械类、医疗服务类企业还会持续提升,目前这些类型企业还远没有达到发展预期,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而中药和化药企业还会持续拉低,国家对产品质量监管和对污染治理只会强化。
|